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进击波财经,作者:关珊月,编辑:郑晶敏,题图来自:视觉中国
理想纯电第二枪,又哑火了?"创造移动的家,创造幸福的家。"理想汽车官网首页挂着这句话。可理想 i8 和卡车的对撞测试,差点撞没了理想的"温暖感"。
凭借"增程奶爸车"的差异化路线,2023 年理想成为继特斯拉、比亚迪之后全球第三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,2024 年成为首个全年销量超过 50 万辆的新势力车企。
理想的成功,源于戳中了中产人群对美好生活的期待,但这并不是壁垒。
近两年,冰箱彩电大沙发被友商轻易模仿,增程赛道越来越拥挤,理想卡在增长瓶颈不上不下。2025 年上半年,理想累计销量 20.39 万辆,仅完成全年目标的 32%。刚刚过去的 7 月,理想月销量同比下滑 40%,在新势力中排名已滑落到第四,和只有两款车的小米打个平手。
内忧外患之下,理想迫切地想在纯电市场打一场翻身仗。
理想的第一款纯电车型 MEGA 由于外形独特,被恶搞为"棺材车""灵车",上市后销量低迷,月销量曾长期在 1000 以下。今年 6 月 MEGA 触底反弹,月销量突破 2000 辆,但仍然撑不起理想的纯电梦。
7 月 29 日发布的理想 i8,成为理想不容有失的纯电第二枪。友商已经准备好应战,没想到理想一枪打到了自己身上。
喜欢教育用户的理想,被用户教育了
理想 i8 原本计划在 2024 年发布,但由于理想 MEGA 首战未捷,发布时间调整为今年。
然而 2025 年下半年,中大型纯电 SUV 的竞争越来越胶着。左有纯电版问界 M8、特斯拉 Model Y L,右有上时代间和理想 i8 接近的乐道 L90。据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调查,看起来和理想不在同一个赛道的小米 YU7,也和理想用户高度重合。
面对这么多有强有力的对手,理想 i8 不容有失。
然而就在新车发布会上,理想先给自己捅了一刀。7 月 29 日理想 i8 发布会后,首先出圈的是发布会上一段碰撞视频。在碰撞测试视频中,一辆理想 i8 与一台卡车对撞,理想 i8 把卡车撞到"头掉"——物理意义上的头掉。卡车四轮弹起,车头倾倒在理想 i8 上。
对此乘龙卡车回应:"被摆了一道,聪明人一眼看出假"。
有网友说:理想可以不讲道理,但不能不讲物理。
有违物理规律的视频在社媒平台大范围传播,舆论快速发酵,网络上出现大量嘲讽理想的二创段子。理想 i8 撞和谐号、撞轮船、撞地球的梗图满天飞,理想遭遇继 MEGA 后的第二次重大公关危机。
理想和乘龙你来我往几个回合,最终以理想、中国汽研道歉收场。可负面印象已经刻在用户脑海里,覆水难收。
与此同时,关于"理想车主素质低""理想车主乱停车""理想车主喜欢加塞抢道"的舆论正在发酵,网络上出现大量看起来非常真实的"证据图"。在"面子"领域排名前几的理想,突然丢了面子,理想 i8 躺着也中枪。
8 月 7 日,理想汽车法务部发文称,理想接到多位车主举报,反映各网络平台集中出现大量针对理想车主负面评价的误导性信息,极大损害了理想汽车用户形象,致使理想汽车用户线上线下生活遭受严重侵扰。理想汽车表示,正在固定相关证据,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图源:理想汽车法务部微博
这两年车圈有一种强烈的冲突氛围,舆情汹涌,所有车企都在努力避免滑向舆论低位。可这一次,理想 i8 发布的关键节点,理想转型纯电的关键一战,理想 MEGA 的剧情再次重现。
不过友商已经证明,只要产品好,只要能搞定目标用户,舆论并不能完全决定一款车的销量。然而雪上加霜的是,理想 i8 上市后,直接被用户和粉丝质疑"高价低配"。很多用户对配置表示不满,舒适性是理想的特色,可 30 多万的理想 i8 Pro 连冰箱、彩电、流媒体后视镜都没有;电池使用欣旺达而不是更有知名度的宁德时代,显得诚意不足。
很多用户表示:按照这个价格和配置,30 万 + 的问界和 20 万 + 的乐道更香。截至撰稿日,理想始终没有公布理想 i8 大定数据,很多人猜测其销量不佳。
更打脸的是,理想 i8 刚刚上市一周,就火速宣布改配降价。调整后,Max 版本作为标准配置,售价从 34.98 万元调整为 33.98 万元,同时赠送价值 1 万元的铂金音响,提供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,价格 1 万元。简单来说,就是三个版本变成一个,变相降价加配。
李想发微博称,"理想 i8 ‘听劝版’来了"。与其说是"听劝",不如说是被用户和销量教育了。上一个这么操作的是小鹏 G9,定价策略失误导致上市后订单不符合预期,虽然三天后就快速调整了不合理的 SKU,但还是没能挽回初代小鹏 G9 的市场表现。
理想 i8 发布后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,开始暴露草莽英雄的局限性。在一众互联网大佬和新能源汽车大佬中,李想显得与众不同——高中学历,喜欢爆粗口,务实且精明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人物。其性格的偏执自信推动增程技术路线落地,理想汽车的早期成功与李想本人的性格特质密不可分。然而两轮转战纯电让市场看到,李想好像还没有从过去的成功中走出来。理想 i8 最初偏高的定价已经证明,过度自信会导致误判,而这种误判在当下的新能源市场中是致命的。
品牌创始人能嘴硬,但资本市场的数字不会。
对于理想 i8 的出师不利,资本市场快速做出反应。自从 7 月 29 日理想 i8 发布,理想汽车股价一路下滑,港股收盘价从发布会当天的 119.9 港元,一路跌到 100 港元以下,市值较 7 月高点跌掉超过 500 亿港元。
图源:雪球
理想 i8 市场反馈不佳,表面上看是由卡车对撞引起,实则是产品本身(包括价格)吸引力不足。当下纯电市场已经进入贴身肉搏阶段,每一家都掏出家底奋力厮杀,然而理想仿佛并没有拿出殊死搏斗的态度。
2022 年起,"蔚小理"被轮流唱衰。现在小鹏找准 10 到 20 万纯电定位,被用户戏称为"红米汽车";蔚来推出子品牌乐道,虽然有自废高端之嫌,但至少找到了一条拉升销量的新路。值得一提的是,理想 i8 发布后的第二天,乐道 L90 以整车购买最低 26.58 万元的价格上市,上市交付三天就闯入大型 SUV 整周销量第三名,仅次于问界 M8 和 M9,蔚来推迟多年的盈利目标有了新盼头。
图源:蔚来创始人李斌微博
理想曾被市场认为是"蔚小理"三家中最稳的那个,但如今理想也遭遇多事之秋。理想的成功路径,正在变成"成功陷阱"。
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五年后的门,理想陷入"成功陷阱"
理想汽车一季度财报显示:公司当季收入 259 亿元,同比增长 1.1%,但较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 41.4%;一季度净利润为 6.466 亿元,同比增长 9.4%,但环比下降 81.7%。
无论是销量数据还是业绩表现,都透露出一个信号——理想已经告别猛增,优势地位变得不再稳固。不但转战纯电未见成效,增程旧地盘上也站满了友商。
增程式家庭用车定位曾是理想的成功密码,如今早期战略优势已经异化为结构性困局。换句话说,无论是增程式还是舒适配置,都不再是理想的安全区。
纵观增程家庭用车市场,前有问界拦住高端溢价路线,后有零跑分走性价比市场。一条路两头堵,往旁边一看还站满了乐道、深蓝等在中大型 SUV 赛道快速追赶的品牌。
2023 年,李想曾公开在微博提及问界带来的压力。他表示," 2022 年三季度,问界 M7 的发布和操盘,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残了,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,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。HW 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 ONE 的销售崩盘、提前停产,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,团队都被打残了,更造成大量奋斗在一线的产品专家离职"
时间从 2023 来到 2025,理想在防守和进攻上,似乎更加"无力"。
当下新能源赛道百花齐放,用户可选择的品牌和车型越来越多,没有护城河必然要走向被友商侵蚀市场份额的死胡同。理想 i8 上市后,市场出现了一场对于"理想护城河"的讨论。理想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?蔚来有换电,小鹏有性价比,小米有人车家生态和雷军,华为有智驾和研发 …… 提到理想,除了能被轻易模仿的冰箱彩电大沙发,好像并没有什么差异化护城河。
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,这家多卖一辆,那就要少卖一辆。销量下滑的理想开门一看,外面全是"豪华理想""半价理想""换电理想"和"年轻理想"。
理想对单一路线的过度依赖,正逐渐演变为增长阻力。理想当然知道这个问题,所以想增程、纯电两手抓。可理想 MEGA 出师不利,理想 i8 出道即"社死",理想仿佛和纯电天生不和。
站在 2025 年夏天的十字路口,理想汽车的困境绝非偶然。五年前的钥匙打不开五年后的门,当家庭场景的魔法失效,理想还没有找到解锁纯电市场的密码。
尾声
一把名为"周期"的达摩克里斯之剑,正悬在理想头顶。
理想的困局,是其过往成功模式在新能源竞争下半场的必然碰撞。有人说理想的特点是"鸡贼",搞钱的鬼主意多,冰箱彩电大沙发全安排上,别家发布会掏芯片,李想掏出个小桌板。
与其用"鸡贼"形容,或许"讨巧"这个词更中立。理想前期能找到空白市场,坐上"电梯"赚到钱,但现在已经是卷研发、卷技术的时代。
理想突破"成功陷阱",关键在于能否以破釜沉舟的决心,在核心技术(非表面配置)上实现引领性突破,并重塑清晰、可信、差异化的品牌价值主张。
任何商业知识都是周期性知识股票线上配资平台,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就是用过去的逻辑做事。纯电第二枪已经打出去,留给理想的时间真的不多了。
金元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